- 時間:2023-10-20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2021年7月建成通車的平天高速公路深溝特大橋。

敦煌航空口岸。

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

金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食品和飲料展覽會甘肅展區。

2021年9月,“中吉烏”國際多式聯運班列開行。
十年櫛風沐雨,十年春華秋實。
“一帶一路”建設使甘肅從內陸腹地走向開放前沿,為我省開放發展賦予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從藍圖擘畫到落地深耕,10年來,甘肅省商務廳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搶抓“一帶一路”重大機遇,全面擴大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交流合作,著力發展更高層次外向型經濟,全面推動我省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10年來,我省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貿易規模顯著擴大。2013年至2022年,甘肅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總值為2902.2億元,年均增長2.3%,占全省整體進出口比重由2013年的62.2%提升至2022年的66.3%。
搭平臺
兩千多年前,滿載貨物的駝隊踏上古老的絲綢之路,開展貿易往來。而今,一列列疾馳的“鋼鐵駝隊”風馳電掣,把通道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我省承東啟西、連南通北的重要戰略通道和物資集散地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節點樞紐作用有效發揮。
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全省商務系統全力以赴推動口岸平臺建設提質增效,為我省擴大開放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省商務廳聯合各單位各部門加快口岸平臺建設,不斷完善平臺功能,陸續獲批并建成敦煌航空口岸、蘭州鐵路口岸、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武威保稅物流中心(B型)、汽車整車進口口岸,以及進境水果、冰鮮水產品、肉類、糧食等海關監管作業場地和木材、活體動物監管場所,形成了功能較完善的口岸平臺布局,為我省開放型經濟建設提供了平臺支撐。
10年來,我省還培育認定種子、石油裝備等6個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和32個省級基地,產貿融合不斷加強,產業集聚效應逐漸顯現。
口岸平臺建成后,如何運營壯大,將其變為助力經濟發展的澎湃動力?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省持續完善口岸布局、加強口岸平臺的輻射功能、提升運營保障能力,不斷拓展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互聯互通。自2016年首次開通國際航空貨運包機航線以來,目前已開通17條航線。自2019年首次開通國際(地區)航空客運航班腹艙載貨業務以來,目前已開通5條航線。國際(地區)客運航線由4條增至40條,出入境人數由2012年的3.4萬人次增至2019年的26萬人次,今年前9月同比增長13倍;國際航空貨運量從2016年的136噸提升至2023年9月的1337噸,創歷史新高。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省商務廳全力推動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
2019年,省商務廳提請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促進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牽頭建立促進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工作協調機制;2020年以來,連續3年制定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在海關總署組織的2021年度全國綜保區發展績效評估中,蘭州新區綜保區全國排名第七十一位,比2019年度提升23位。
在省商務廳的全力支持下,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自2015年封關運營以來累計實現進出口356.7億元。今年前8個月,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38.1億元,占全省外貿比重從2015年的不足1%提高到11.5%。
省商務廳還成功向商務部申報設立蘭州新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和蘭州新區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兩個國家級貿易促進平臺的建設運營,為蘭州新區和甘肅省外貿發展再添新動力。
武威保稅物流中心是甘肅(武威)國際陸港的核心。武威保稅物流中心(B型)自2014年獲批并封關運營以來,省商務廳支持武威陸港開展招商活動,指導武威陸港制定提升計劃,發揮其平臺功能,提升運營效益,累計實現進出口9.4億元。
口岸平臺高質量運營離不開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耙粠б宦贰背h提出以來,省商務廳著力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2020年中國(甘肅)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成運營,為國際貿易企業提供了“一站式”在線辦理窗口。目前,已實現29類申報功能,開通24小時呼叫服務熱線95198,不斷提升運維服務水平。會同蘭州海關持續簡化通關手續,開辟“綠色通道”,推廣“提前申報”,實施“兩步申報”通關模式和“兩段準入”信息化監管模式,不斷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
如今,甘肅依托口岸平臺,中歐、中亞國際貨運班列常態化運營,物流大樞紐平臺和國際交通物流基礎設施體系初具雛形,在推進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今后,省商務廳將持續提升口岸運營水平,推動航空口岸、鐵路口岸、綜合保稅區等平臺“區港聯動”,積極開辟國際貨運新航線,暢通國際物流。同時,持續鞏固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武威陸港現有加工產業發展,促進新項目落地,不斷提升運營規模和質量效益。
暢通道
絲綢之路在甘肅境內貫通東西,歷史上曾有“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盛況,自古便是交通要道。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省商務廳借助通道優勢,搶抓“一帶一路”最大發展機遇,助力傳統產業借力中歐班列加速出海。一系列開放措施讓絲路古道煥發出新的活力。
2014年12月12日,首列“天馬號”國際貨運班列開行,拉開了我省開拓新絲路高速通道的序幕。
自此,甘肅的“鋼鐵駝隊”滿載貨物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間頻繁往來。
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省商務廳圍繞“暢通道、聚物流、興產業”目標,以國際貨運班列建設為抓手,以通達國際的外運通道為支撐打造樞紐制高點,大力暢通國內國際物流通道,推動全省國際貨運班列高效運行,帶動我省優勢產業融入國際大循環。
10年來,在省商務廳等單位的支持培育下,我省累計開通運營中歐、中亞、南亞公鐵聯運、陸海新通道、中吉烏中亞新通道、東部海港鐵海聯運等國際貨運班列,運營線路覆蓋亞洲、歐洲、非洲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發運國際貨運班列2799列,貨重215.56萬噸,貨值36.17億美元。
特別是2021年以來,在省商務廳的支持下,我省成功開行義烏—蘭州—莫斯科,武威至第比利斯、杜伊斯堡和“中吉烏”國際貨運班列,蘭州市連云港市鐵海聯運班列實現對開,中老鐵路國際聯運實現首發。2022年10月,中吉烏公鐵聯運服務“中歐班列”國內國際雙循環多式聯運被交通運輸部、國家發改委命名為“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我省班列影響力不斷提升。今年前9個月,我省國際貨運班列共發運481列17630車,累計貨運31.2萬噸,貨值4.65億美元,總發運車數同比增長57%。
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省商務廳堅持“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工作思路,以國際貨運班列常態化高質量運營為目標,穩定班列運營,穩定國際貿易供應鏈。2022年全省共實現通道物流產業營業收入279.3億元,同比增長5.5%。
省商務廳依托我省陸海新通道運營平臺公司——甘肅物流集團(陸海新通道運營甘肅有限公司),加強與重慶、廣西主通道銜接,提升蘭州區域輻射服務能力,促進通道形成規模優勢。2021年以來,通過陸海新通道進口玉米近11萬噸,運營實現新突破。重慶至蘭州的內貿汽車班列常態化開行,年運輸汽車整車約5萬輛。蘭州成為西部重要的汽車分撥配送中心。
省商務廳持續推進“一帶一路”相關項目建設。按照省發改委《關于調整更新十大生態產業項目庫和重大帶動性工程項目庫的通知》要求,及時與市州對接并進行了項目調整,將原有26個項目,調整更新為16個通道物流產業重大帶動性工程項目,總投資541.8億元,已完成投資約140.24億元,占總投資的25.8%。
省商務廳圍繞多式聯運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建設,繼續加強與義烏、青島、天津、連云港等重點陸港海港的合作,不斷提升我省樞紐地位。2022年6月,赴山東港口集團考察,進一步強化蘭州陸港與山東港口集團的合作成效。
此外,省商務廳還不斷優化國際貨代企業備案辦理流程,實現“郵寄+線上”辦理,企業足不出戶即可辦理備案。2022年全年為6家企業審核辦理了國際貨代企業備案業務。將蘭州陸港組建的“甘肅省‘一帶一路’國際物流企業聯盟”與全省樞紐制高點企業聯盟進行整合,聯盟成員增加到83家。

蘭州航空口岸全景。
謀發展
貿易暢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10年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省商務廳支持省內企業不斷深化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經貿合作,開拓出一條互利共贏的開放之路。
鮮葡萄首次出口越南、籽仁類產品首次出口阿聯酋、鮮切玫瑰首次出口哈薩克斯坦、中藥材首次出口韓國、玉米種子首次出口西亞、冷凍雞肉首次出口蒙古國、新鮮西蘭花首次出口馬來西亞……10年來,省商務廳帶領省內廣大外貿企業,通過境內境外、線上線下各類展會平臺,積極開拓“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市場,越來越多的甘肅特色產品走出國門,暢銷海外。
2013年以來,省商務廳借助蘭洽會、廣交會、消博會等大平臺積極開展各類投資促進活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現招商引資“大突破”?!笆濉逼陂g,我省新設立外資企業達119家,正大投資、益海嘉里、中信環境、光大環保、利潔時等知名外資企業落戶我省,全省累計實際利用外資3.8億美元。
省商務廳搶抓機遇加快推進跨境電商發展。蘭州、天水分別于2018年7月和2020年4月獲批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兩個綜合試驗區共設立4個跨境電商產業園區、4個跨境電商人才孵化中心。目前,園區入駐企業已達400余家,共有26家企業在境外設立海外倉3136個,覆蓋14個國家和地區,帶動我省洋蔥、蘋果、辣椒、蠶豆、蘋果汁等農產品及石墨電極、軸承等機電產品開辟線上跨境銷售渠道。
為進一步鞏固招商引資的成果、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省商務廳出臺專項政策,支持經開區提升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在商務部組織的全國經開區年度考核中,金昌、張掖、天水經開區的全國排名實現大幅提升。
為更好服務我省外向型企業,近年來,省商務廳先后邀請來自德國、匈牙利、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多個國家的客商來甘洽談業務,開展經貿交流合作,促進我省商貿企業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經貿、技術等領域的合作邁出實質性步伐。同時,省商務廳還持續加強與港澳地區的經貿交流合作,與香港貿發局、香港投資推廣署簽訂合作備忘錄,赴香港和澳門組織舉辦投資合作推介會等經貿活動,組團參加港澳地區的各類展會,深化與港澳地區的務實合作。
“引進來”成效顯著,“走出去”步伐穩健。
近年來,省商務廳先后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引導相關企業在我省主要貿易伙伴、“一帶一路”共建國家、RCEP成員國及中歐班列途經國家(城市)建設租賃海外倉,為“走出去”企業做好政策解讀、產業指引、項目信息、風險預警等服務;積極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通過高層互訪、參展辦展、投資推介、商務考察、項目對接等經貿促進活動,搭建我省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投資合作交流平臺,推介我省優勢產能,拓展企業國際交流渠道;做好項目統計監測和跟進服務,及時了解境外企業經營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供政策咨詢和協調指導;向企業宣講“一帶一路”建設以及國際產能合作的相關政策,圍繞投資環境、產業指引等方面,指導企業做好境外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提升企業跨國經營能力和風險防范水平。截至目前,全省共有41家企業在35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121個國際營銷網點,經營商品有特色農產品、紡織品、食品等。
此外,省商務廳還支持省內企業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開展資源、稀有貴金屬勘探和開發利用,建立了多元、穩定、可靠的境外資源供應渠道。截至目前,全省246家非金融類對外投資企業在49個國家和地區的直接投資已超過60億美元。